审批时间缩短65%,公司注册仅需3.6小时。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实施不再需要进行……以往令企业头疼的多部门、多环节审批,在山西省太原市被“一印章”彻底改写,结束了“多审批、多拖延”的历史。
11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紧随“新”“强”运动的第二十届山西全国网络媒体巡演团到太原市行政审批办管理处了解到,2020年以来,“一章治审批”改革,集中审批权限、简化流程。以山西省为代表的太原市不仅让事情变得更快、更简单、更透明,营商环境也成为最受关注的地区之一。检验国家评估进展。
这场制度革命正在悄然改变企业在山西落地和发展的速度。
11月10日,公司代表在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办公室进行座谈。澎湃新闻记者 王居伟 供图
印章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符号。对于企业和公众来说,这是一个高效的信号,减少了麻烦,减少了等待时间,真正让营商环境从制度层面焕然一新。这个印章体现了我们转变政府职能的决心,是市场信任的源泉。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过去,企业和公民办理审批问题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跳转,造成“多章审批、多次逃跑”的尴尬局面。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启动到批准完成,涉及数百名联络员和数十个部门,有时会导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比如,拿地要等立项,立项要先拿地。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信息不足、审批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老大难问题。
山西省的“一章控审批”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系统良方”。“一章控审批”的背后,实际上是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机关。2015年3月,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八个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机关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此后,山西省逐步整合了此前分散的行政审批职能。跨部门、统一行政审批局,实现统一受理申请、统一审批、统一发证、统一对外服务。
到2020年,山西省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一审一章”改革,并在市县两级实现全面推行。太原市将审批职能集中到一处,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260个审批要素划归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
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实现了“综合办理”的目标。澎湃新闻记者 王居伟 供图
“‘批准印章’并不仅仅意味着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的‘物理集中’。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官方 f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人士表示:据澎湃新闻报道,效率意味着减少环节、流程和时间限制。与法定期限相比,批准义务的期限平均缩短了 65%。同时,通过联合评审、同步设计评审、联合审批等方式,并行、同步进行多功能审批。以前,这需要多次旅行和数月的等待。现在很多事情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完成。
他说,太原新办企业注册时间已缩短至“3.6小时”,个体工商户“到了就可以”注册,在国内颇具竞争力。
山西省还建立了全国首个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协作协调机制,确保纵向联通、横向协同。这意味着省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与市、县审批机关形成密切合作,省厅厅横向开展工作,实现信息互通和流程互联。
“虽然这次改革不能说是山西省独有,但在全国范围内,山西省是市地级改革最彻底、转移事项最多、改革最深刻的省份。”政审局行政审批管理局李增光介绍,山西省创建了全国首个拆迁项目基础清单,其中市级205项,县级156项。在整个周期中,我们涵盖了企业和个人的大部分简单审批要素。转移率达到80%左右,位居全国第一。
2021年“山西省逸夫排放《通用电气条例》的正式颁布,为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不仅是区域创新,也是国内立法实践的首创。
个人与公司的经历以及啄木鸟的机制。
“随着公司近五年的快速发展,今年零售额已突破1亿。目前我们的目标是占地50亩,明年我们计划扩大生产,并在太原市扎根。感谢如此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能够安心在这里工作。”
11月10日,山西天成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经理董小刚坦言,山西省推出了“承诺体系+标准场地+全程代理”,结合高新区推出的招商引资和高效一站式服务,企业可以实现“一站式”从企业注册、投资项目审批、建设审批,到能源评估、环境评估、安全评估、消防等,相当于企业对设备和研发进行“注册”,大大缩短了实施周期。
他特别提到,在发展过程中,结合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还要求在发展改革、科技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激励和补贴。
改革的有效性最能从企业的个人经历中得到体现。
“在当今社会,时间和成本是最大的经济利益。 “印章审批”让我们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去创造价值,而不是去寻求审批。”一心堂药业集团山西公司首席执行官方娇娇用数据算出了结果。与其他地区相比,开店速度比其他地区要快。太原的周期由两三个月缩短到半个月。除了时间成本之外,您还可以大大节省租金和劳动力成本。这70家门店每年仅租金就节省数百万元。 11月10日,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服务大厅迎来了众多企业代表,提供咨询服务。本报记者王觉伟摄。
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创新性地建立了“营商环境经验人才”制度,形象地称为“啄木鸟机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产业团体、学术界、媒体等充当监督者,积极向政府“找茬”,倒逼各部门改正。这种公开监管不仅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也让企业参与其中营造营商环境的全过程,形成良性互动。
从“消极审批”到“主动服务”,泰康家园(太原)置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杜玉华感叹,企业不需要额外聘请顾问,可以专注于项目建设,因为政府提前考虑到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统一支持。
改革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否持续满足企业和人民的真实需求。李增光认为,五年来,山西省从“一张审批印章”进一步拓展到“一个窗口”、“一件事”、“一类事”,让审批服务从集中职能走向融合创新。
此前,企业即使想进入同一个大厅,也必须排队在不同窗口之间来回穿梭。目前,太原市正在全面开展柜台改革积极推进,前台一站式接待、后台保密审批、总柜台统一出具等“一个柜台办理”已成为常态。企业只需“通过网络发送一次”即可完成多项相关任务。与此同时,线上服务也在全面加速。目前,全市90%以上的行政事务均可网上办理,对企业和群众的服务从“线下、线上”走向“线上”,时间和成本大幅节省,“一刀切”改革成果成为可量化的企业竞争力,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23年“万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评估”活动中,山西省取得最显着进展优化全国营商环境,被评为最有成就的部委。
J郑达华海报设计
Leave a Reply